校园动态

家校合力 “育”见未来 ——北京学校举办小学部家校沟通系列活动

2024-12-16

为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北京学校一至六年级于12月初举办了家校沟通系列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交流形式,旨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结合家长的反馈和建议改进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向行为分享,促进习惯养成

12月12日下午召开“家校携手,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二年级全体家长会,集中汇报本学期在一二年级推进的正向行为项目。

 杨慧副校长主持并阐述了学校的整体育人愿景与核心理念,系统介绍了正向行为项目的内涵与外延,用数据详细分析了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发生的真实改变。最后向全体家长发出诚挚的邀请,发动有兴趣的家长与学校携手,共同参与家庭正向行为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使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1.png


一二年级组长陈娜、杜美霖老师也分别从年级管理的细微处着手,详细分享了正向行为项目在各自年级的实施策略与显著成效,展现了项目对学生行为的积极引导与有效干预。



二1班班主任袁明一老师以班级为缩影,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案例,介绍了项目在班级层面的推进历程,以及由此实现的班级凝聚力的大幅提升和学生个体的显著成长。



家长接待周,推动个性化交流

三、四、五年级于12月前两周举办了主题为“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的家长开放周活动,通过学校开放、家长预约、教师个性化交流的方式促进家校沟通。

活动突破了以往全体家长会的模式,交流主体由主学科老师统一介绍,变为家长自主选择学科教师的一对一沟通,沟通场地由班级教室变为家校恳谈空间、报告厅、开放图书馆等温馨的场地,通知媒介由纸质版的通知变为孩子们亲手绘制的邀请函。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体现了北京学校“爱与尊重”的理念。



活动促进了个性化的沟通与指导。家长们带着问题来咨询和交流,老师们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耐心地与家长共同探讨了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校携手明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向,助力孩子们拾级而上。



家长接待周期间,三、四、五年级共计接待家长1556人次,涉及各学科教师,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平均每人每天接待家长5小时,这种家长会形式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小初衔接讲座,促进适应过渡

六年级于12月12日下午召开了主题为“携手共促成长 助力小初衔接”的全体家长会,解答本学段学生和家长关于小初衔接的困惑。

针对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年级特别邀请了 初二年级戎佳怡、黎楚坤,初一年级高疆宁等同学和他们的家长与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分享他们成功适应初中生活的感悟,分享家长对健康家庭教育内核的理解,探讨怎样才是健康的成长、有长远发展力的成长、目标清晰的成长、不内卷不内耗的成长、亲子关系和谐的成长。



六年级组长郭托娅老师代表年级教师提出了期末阶段的学习建议,希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保持关注,在孩子学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培养孩子自信坚韧的学习心态和自律有序的学业管理能力。

六年级全体学生在班级观看了直播,回家后与父母就当天的话题进行交流,在健康成长的话题上达成亲子共识。


23.png


各年级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家长们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现阶段的情况,也更加明白了家校合力的重要性。在真诚的交流中,家长们和老师们同心同向,共育美好,拉近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家长感言

一1班 张奉骐妈妈

家长会上听老师们介绍“正向行为”在一二年级的践行实况,深受触动,切实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身心正向引导孩子,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不由得激励着我们家长想要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联动,将“正向行为”一以贯之。

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实践、有效的教育成果,北京学校是一所研究型的学校,老师们用专业、用智慧、用热情、用爱心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二2班 张熙玥妈妈

非常幸运孩子作为二年级学生参与到了学校“正向行为干预与支持”项目中,家长会更是让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

一是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高度重视。会上,老师们分享的学校实施PBIS项目的原因背景、与实际结合落地过程中的创新做法以及孩子们展现出来的变化,都让我对这个项目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确立目标、建立团队、具体实施及相关统计,老师们都额外付出了很多心血,耗费了巨大精力,但这为孩子们今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推动学校育人目标实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是深刻感受到该项目取得的巨大成效。这从老师分享孩子们的在校表现、孩子回家后的反馈以及对积分和兑换礼物的极大热情可见一斑。教室、走廊、厕所和路队等几乎覆盖了孩子们在学校的所有活动场景,从“不能”到“应该”,从扣分到奖励,一个小小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向善向好的内驱力,使得孩子们日常行为更加遵守规则、态度更加积极、行为更加礼貌、活动更加安全,实现了项目预设目标。

三是对今后在家庭中开展该项目深有启发。自10月项目实施以来,孩子们的一些行为效果也延伸到了家庭,例如在对学习的主动性、对游戏时间的自制力、在日常遇到困难的情绪把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以身作则,通过正向行为支持鼓励来帮助孩子们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引导孩子更加积极、自信、乐观、勇敢,在各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为进一步实现家校协同,合力育人形成有力支撑。


三10班 曲仕伦爸爸

一直期盼着能有机会和各位老师深入的沟通,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们和老师探讨家庭和学校配合的个性方案,让每个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角色不可缺失,但家长的作用会在孩子数年的学业里,慢慢的失去边际效应。这次的家校沟通让双方交换了元素的分布,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我们明显的获得了1+1>2的结果。就是家校沟通的意义吧,希望这样的沟通能够在不增加学校和老师太多负担的情况下,在每学期继续进行。再次感谢学校和老师的付出!


四4班 于宝琛妈妈

“润心更多彩,青春恰自来!”此次四年级采用家长开放周替代传统的全体家长会,给家长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收获满满。谢谢学校和四年级年级组以这样创新优化的方式与家长们进行交流。

让我感受更深刻的是,老师们对每个孩子都非常了解,非常关心,给我讲了课堂上孩子们的一件件小事,让我了解了孩子们在学校里有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老师们针对日常学习、期末考试都有非常细致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孩子们在现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需要家长重点关注和支持的环节。

作为家长,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学校的万紫千红,看到老师们的关心润物无声,看到学校育人体制的严谨科学,今后我们家长也必将继续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相信孩子们会在北京学校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五2班 刘博宇妈妈

自从孩子上小学以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有时候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学习,为此我也感到非常的愧疚。今天有机会,学校组织了家长与老师的沟通见面会,这次的家长见面会让我感触很大。老师们把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优点和不足的都一一跟我们做了分享,通过孩子身上的进步和变化,让我感受到老师们的专业以及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对孩子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明白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我的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比较好,但是在家里似乎有一些差别。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半原因出现在我这个做家长的身上,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孩子,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以后我要在这方面好好改进。

作为家长,用心的陪伴和引导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此次的开放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向,我会积极配合老师们正确引导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也希望学校坚持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促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纠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

最后感谢用心良苦的三位老师们,真心庆幸孩子深处一个如此有爱又充满正能量的班集体,我相信有了老师们和我们家长的用心浇灌,孩子一定能花开绽放!

感谢善老师能让博宇有了每天长跑锻炼的动力!


六2班 史菽凡妈妈

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种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拉近彼此距离的交流会,让听讲的家长和孩子不知不觉融入其中,进而引发共鸣,陷入思考。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的用心良苦,学校认真负责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


本次家校沟通活动不仅是一场爱与信任的双向奔赴,更是一次深刻理解家校合作重要性的契机。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形式,家长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现阶段的情况,也深刻体会到了家校合力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真诚的交流中,在亲切的微笑中,在案例的分享中,家长们和老师们同心同向,共同培育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家校共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智慧。北京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不断创新共育模式,不断搭建共育桥梁,不断凝聚教育合力,家校携手,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之路!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