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引领聚合力 跨学科实践育新人 ——北京学校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举办第三期大思政沙龙活动
2025年3月27日,北京学校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联合举办第三期“大思政沙龙”活动,聚焦“思政学科引领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学科实践活动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两大主题。两校小初高思政学科教师,艺体、心理、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共同参与。活动由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江峰主任作专家点评,北京学校副校长程岚出席,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科研处路遥主任主持。
1 创新实践:跨学科融合赋能思政育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谷香吟以《瞧见·桥建·桥见:思政引领下的跨学科实践之旅》为题,分享五年级主题式课程设计。课程通过“探秘中国古代桥”“科学设计桥梁”“多学科协作建桥”三阶段,融合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等学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厚植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1+3项目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赵晓楠围绕“铭记抗战历史,践行抗战精神”,设计金山岭长城研学项目。学生通过历史探究、歌曲创作、舞台展演等环节,在跨学科实践中深化抗战精神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唐云丽介绍特色课程《探索北京的声音》,以“文化自信”为核心,通过课堂研习与展馆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老北京文化魅力,激发文化传承使命感。
高中英语教师张建元以“古树保护”为主题,融合地理、生物、环境科学等学科,组织浙江稽东香榧林研学,结合AI与数据分析技术,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全球视野。
2 专家引领:深化育人格局
江峰主任高度肯定学校思政实践创新成果,提出了三点建议。
目标升级:从“教学目标”转向“育人目标”,强化价值引领;
知识活化:以跨学科知识为“脚手架”,推动实践与理论深度融合;
五全育人:拓展“全员、全程、全学科、全时空、全方位”育人路径。
3 以赛促教:推动思政教育长效化
程岚副校长详细解读2024-2025年度“卓越杯”大思政育人能力大赛方案,号召教师以竞赛为契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构建常态化育人机制,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4 研讨交流:凝聚育人共识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发言,与专家就“学科思政元素挖掘”“实践育人形式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沙龙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政实践范例,激励全体教师以创新思维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