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北京学校在通州区第五届小学生诗词大会中勇夺桂冠

2025-04-03

诗词作墨,笔绘山河;赛场逐鹿,诗澜当歌。2025年4月2日下午,通州区第五届诗词大会决赛落下帷幕,北京学校小学部代表队凭借深厚的诗词底蕴和出色的现场发挥,一举夺魁,摘得“状元”称号。六(4)班高子轩和六(6)班徐子雅获得个人“小诗魁”称号。


1.jpg


北京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诗词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每学年举办诗词大会,为学生创设诗词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每日开展诗词诵读,开发学校诗词文集,各班级利用课前三分钟分享;先后开发大运河课程、中医药文化课程等,借助相关诗词,感受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诗词的滋养下不断成长。这些为诗词大会闪亮登场奠定了基础。


层层筛选,搭建精英战队

2月27日,当接到诗词大会的通知时,北京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周燕老师、六年级语文教师郭嘉莉迅速行动,选拔参赛选手。

经过三轮严格筛选,高子轩、徐子雅、任柳阳、张菀清、温若水、李佳桐、杨明泽和刘芸纤等8位同学脱颖而出,成立北京学校诗词大会代表队。


2.jpg


精心筹备,踏上逐梦征程

为帮助选手们熟悉赛制,周燕、郭嘉莉老师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备赛计划,每天的课间、午休和课后服务时间,都能看到师生们在初中楼四层语文备课教室里全力备战的身影。


3.jpg


溯源历史,深挖诗词内涵

为了让选手们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两位老师带领选手们梳理诗文,历史为纵线,地理为横线,构建知识框架。选手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们展开对话,逐渐深刻体会到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


5.jpg


海量积累,筑牢诗词根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选手们的诗词储备量较大,但参赛的话积累量还需增加。两位老师带领选手们进行诗词积累工作,帮助他们梳理,查漏补缺。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选手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诗词的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和路径。


6.jpg


砥砺前行,决赛一举夺魁

3月24日上午顺利通过初赛进入区16强;3月31日上午半决赛,再接再厉进入区8强;4月2日下午,决赛场上,8位选手自信从容,在必答题环节,对答如流;抢答题环节,眼疾手快;风险题环节,大胆抉择;飞花令环节,妙语连珠,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最终站在了状元的领奖台上。


7.png

8.png

9.jpg


此次诗词大会的夺冠,不仅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北京学校长期以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现。诗词承载文化,传递思想,叙说经历,蕴藏精神。北京学校将继续搭建古诗文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真切触摸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与永恒的生命力,在文化滋养中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