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我的研学我做主!——北京学校小学部开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新篇章

2025-04-14


东风归来,陌上花开,杨柳拂堤,莺飞草长。3月3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校级展评活动在北京学校小学部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副校长杨慧及各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参与,现场点评指导。本学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活动的设计模式,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由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组织,全方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01 自主设计,让研学真正属于学生

寒假期间,小学部推出"我的研学我做主"研学方案设计征集活动,按照“创意孵化、团队协作、实地调研、方案设计”四步策略,引导学生从提出设想到落地实践全程参与。孩子们或聚焦传统文化,或关注社会热点,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导师团队的帮助下,自主组建研学小队,利用寒假走访博物馆、采访专业人士、收集一手资料,最终完成了独具童真视角又具实践价值的研学提案。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六(4)班的一位男同学,他在这次研学设计中展现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研究精神。他多次前往国家博物馆,拍摄了大量照片,详细规划了参观路线,甚至细致到用餐和休息的安排。他的提案不仅逻辑清晰,还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进行项目设计的孩子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的专长能力,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帮助、激烈辩论、耐心研磨,最终形成了一份份充满创意的研学方案。



02 班级PK,在竞争中成长

新学期伊始,班级里掀起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研学提案大赛。在为期一个月的角逐中,各项目小组纷纷亮出自己的研学构想,通过精心设计的演讲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创意。有的小组以“探秘AI未来”为主题,计划走进科技馆探秘人工智能;有的小组着眼于生态保护,提出前往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调研;更有小组设计了深入校园与社区的环保实践方案,希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

经过多轮比拼,各班最终评选出了最具可行性和创新性的研学方案,实现了项目学习的全员参与和班级成员的潜力激发。



03 教师引导,让研学更有深度

初评出班级方案以后,项目组的指导老师们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引导孩子们从四个维度进一步深入思考,包括做什么——主题怎样更有意义;怎么做——实践方式怎样更有操作性;学什么——挖掘需要学习的多学科知识;怎么学——优化活动与学习路径。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班级方案不断完善,比如三9班的班级方案综合考虑了班主任低碳环保的提议、节约用纸的经历、低碳出行的倡议、餐厅低碳饮食的宣传等,深化了对于环保问题的思考,最终形成了走进“温榆河未来智谷”的研学活动方案。经过师生共同研发,小学部各个年级、班级的孩子们亲手构建起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群。


在这个春天,北京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智慧探索未知。这次的研学故事,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关于成长、关于未来的生动课堂。4月中下旬,学校将组织各班按照推选出来的研学方案开展一日外出活动。让我们期待,这些小小策划师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家长感言

三9班张楚涵家长: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们全程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活动后的蜕变,甚感欣慰。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的实地调研和科普讲解,让抽象的双碳知识化作可触摸的生态密码。这场寓教于行的绿色启蒙,不仅教会孩子们用科学眼光丈量世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担当未来地球公民的责任种子。感恩北京学校用智慧与情怀,为孩子们打开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成长之门!


三10班袁锐溪家长: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学校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这次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方案设计活动,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创新与用心,也让我作为家长收获了许多珍贵的感悟。

从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自己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和内容;他们自己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从活动目标到具体流程,从人员分工到物资准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他们还自己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案,面对老师和同学们,毫不怯场,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最后,他们又参与到方案的评选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完全是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作为家长,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全程陪伴孩子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方案设计活动。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谢老师们在背后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良苦用心,是你们的精心策划和悉心指导,让这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家长会继续支持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学校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四1班石煦家长:

这次由孩子们自主选择并设计研学方案的活动,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无限潜力,也切实感受到学校与老师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努力。活动中,孩子从自主挑选研学地点起,便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实地踩点、设计路线、规划预算、整合方案,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利用网络、AI助手和微信群收集资料、沟通意见,通过线上线下会议讨论、预演方案,孩子们展现出远超想象的组织与沟通能力。身为家长,我在协助时更多是见证成长。看到孩子为完善研学单绞尽脑汁,与小伙伴热烈探讨,满心欣慰。这种自主式学习,锻炼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感谢学校用心策划这样的活动,感谢班主任张老师予以了全力支持,也让我明白适当放手,孩子定能带来惊喜,期待往后还有更多此类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成长契机。


四8班童赫萱家长:

春日的阳光里,看着孩子带着实践手册蹦跳着走进中华民族园北园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那些曾被我们小心呵护的"温室小花",正在真实的生活土壤里悄然扎根。作为家长,这次实践活动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看到了孩子在课堂之外的另一种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总担心孩子太小、世界太大,却忘了最好的成长,从来不是被规划好的"路线图",而是让他们在真实的风雨里触摸温度、感受重量、学会担当。那些沾着泥土的脚印,那些被汗水浸透的笑脸,那些与陌生人交流时的紧张与从容,终将成为他们未来面对世界的底气。

感谢学校创造这样的成长契机,让我们看见: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让孩子在实践中成为自己的"发光体"。愿这份从生活土壤里长出的感悟,能陪伴他们在未来的路上,既懂得仰望星空,更能脚踏实地。


五2班曹翊尧家长:

作为家长,之前都是给孩子参加班级活动做“后勤部长”,这次听说要由孩子自主策划班级活动,心里难免打鼓:孩子能做好吗,会不会半途而废?没想到,孩子干劲十足。自己翻书查资料,和同学认真讨论修改,学习制作PPT……作为家长,能够看到孩子在活动中的成长进步,真是欣慰和高兴。

特别是孩子能在展示评选后吸取同学们的优点和建议,再次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方案。既让我们看到孩子争强好胜的进取心,更看到了孩子团结协作、谦虚学习的良好风貌。感谢学校的这些安排。不仅让孩子得到成长,也让父母充分认识自己和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常急着给孩子修枝剪叶,却忘了他们本就有向阳生长的力量。这次活动就像一扇窗,让我们看见:当给予适当空间,那些稚嫩的枝桠,自会朝着天空舒展新绿。


五5班徐承泽家长:

作为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欣喜地见证了孩子与同学们共同策划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研究型学习方案的全过程。先农坛实地调研到校内实践方案汇报,孩子们展现出的团队协作力与求知精神令人感动,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教育带来的多维成长。  

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最终的研究报告撰写,孩子们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头脑风暴—实地调研—成果整合”的全流程。孩子曾兴奋地分享: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擅长查资料,有的擅长规划路线,而他主动承担了汇报PPT制作的任务。这种相互配合的经历,让他懂得了倾听他人意见、合理分配工作的重要性,更在实践中体会到“1+1>2”的团队力量。  

作为小组代表在学校汇报方案时,孩子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用数据图表讲解活动预算设计,尽管当时很紧张,但孩子从活动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我也深刻感受到:当教育走出教室,当学习与真实世界相连,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勇气、共情协作的温度,以及独立思考的光芒。


学生感言

三3班胡欣棠:

最近,梁老师说:“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要选出最有创意的方案。”我决定带同学们去北京市科学活动中心看一看有趣的球幕电影。

整整三天,我像只忙碌的小蜜蜂,先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科学中心踩点,我用妈妈的手机拍下彩色的元素周期表、测心率的仪器、“用三棱镜看太阳真正颜色”的实验过程……回家后,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做了一个有趣的PPT。

选拔会上,我的手心里全是汗珠。轮到我展示时,我紧张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演讲。还好,还算顺利。梁老师说唯一的遗憾是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更合理。

最后,通过同学们的投票,当选的是魏诗彤的“中国工艺美术馆探密计划”。我的U盘静静地躺在书包里,像颗没亮起来的星星。不过我觉得,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当选,而是永远保持探索的热情。


四6班杨昊宸:

这次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大观园研学的设计方案”,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特别刺激,也收获满满。

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心里又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好,兴奋是觉得这肯定特别好玩。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想法就像爆米花一样不断冒出来。有人说要去大观园里找找那些漂亮的诗词,有人说想看看古代人的生活是啥样的,大家都特别积极。

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同学画画特别好,把大观园的地图画得清清楚楚;有的同学很会整理资料,把我们找到的信息都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大家一起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通过这次设计方案,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大观园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明白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特别期待能去大观园实地研学,到时候一定要好好看看我们设计的路线上的每一个地方!


四10班吕宥彬:

我们小组确定了以古北水镇作为研学的目的地,为了达成目标,组内迅速明确分工。有的同学负责收集古北水镇的历史资料,深挖它背后的故事;有的同学专注于景区特色活动,做实地调研;还有同学精心规划交通和行程细节。明确的分工让我们的工作高效有序地推进。为了随时交流想法,组内建立了沟通群。在放学途中、周末的午后,大家都会在群里热烈地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思考。我们精心准备了汇报的内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汇报时我们充分表达,自信满满。然而,最终我们的方案因为费用超出了预算没能被选中。尽管有些失落,可每位成员都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古北水镇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还锻炼了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次经历,让我们收获了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它也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五4班周煦雯:

这次自主策划先农坛实践活动的过程让我获益良多。从最初的团队组建、任务分工,到深入查阅历史资料、设计实践方案,每个环节都让我对活动策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最初规划的参观路线不仅存在时间冲突,预算也严重超标。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后咨询了多家租车公司比价,反复调整行程安排,最终制定出更优化的替代方案。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优秀的策划方案不仅要有创意,更要具备可行性和经济性,需要缜密的规划、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最令我难忘的是团队协作中的思维碰撞。每位成员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我们不断优化方案细节。这次活动策划让我收益匪浅,不仅提升了项目统筹和组织协调等各方面能力,也深刻领悟到了团队沟通的艺术。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难得的策划机会,感谢李老师和家长们的帮助,让我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五8班孙旎珂:

在此次活动中,班级讨论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不同的想法相互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我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在激烈的讨论后,我们最终确定了活动主题和方向。那一刻,我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一个人微小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就能成为推动项目前进的强大动力。小组汇报前,我们精心准备,反复排练。每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成果而努力。当站在台上,看到台下同学们和老师的目光,我的心紧张得砰砰直跳。但随着汇报的进行,我逐渐找回了自信,清晰地表达出我们小组的成果和想法。听到台下响起的掌声,那一刻的成就感,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这次活动,是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它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每一段路程,激励我不断追求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4班范家文:

刚开始推荐研学地点的时候,同学们各个才思泉涌,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列出了一堆选项。记忆中,选点初期每天都会有新的选项冒出来,也会有貌似十拿九稳的选项被排除掉。经过海选、讨论、否定、提议、再讨论的循环往复,我们组的备选方案聚焦到了“北大红楼”“军博”和“国博”。经过和父母们的反复商讨、亲自现场考察,我们制定了国博研学方案。为了能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我们开启了自我推广、扩大组员之旅。凭借此次方案编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针对那些研学方案设计中有明显不足的组展开动员,讲解我们的发现,希望他们“弃暗投明”,与我组联合。就这样,我们小组成员由6人增至22人,“小组方案”秒变“半班方案”。

就在我们觉得班级评选胜券在握在时候,班主任对我们的方案给了“临门一脚”。林老师说,一个好的策划案,既要有大局又要有细节。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人员安全是第一位的,方案呈现效果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方案内容、呈现形式作了修改,改良升级后的PPT让人耳目一新。

这次自主策划研学活动,使我们认识到既往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不容易,每个活动方案都融入了老师们的心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单。此外,策划过程使我们对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更能创造奇迹。希望未来我们还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加深感情、培养能力,为青春引航。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