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赋能 全纳成长——北京教育学院五育与心理特教融合教育探索活动在北京学校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融合教育质量,4月22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学校共同举办“心育赋能 全纳成长”——促能力发展视角下的五育与心理特教融合课程探索活动,邀请北京教育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的专家团队,通过校园参观、专题发言、课堂教学、说课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创新实践。北京市督学、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市师生在线心理咨询平台总督导师林雅芳,经开区心理教研基地负责人温鸿洋,北京学校副校长杨慧,以及北京市各区融合教育教师参加活动。
杨慧副校长介绍了北京学校融合教育工作的经验,包括学生发展指导课程、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四个方面。
随后专家、老师们走入融合课堂。语文梁帅老师、数学郭晓晓老师、体育宋文平老师为大家展示三堂融合教育示范课。这些融合课堂通过特教老师和学科老师联合备课,将特教理念和通用设计融入学科课堂,在优化课程内容、降低参与难度的同时,设计简单易行的前置课进行补救教学,最终呈现出全员能参与、全员有进步的融合课堂。
在说课环节,宋文平老师介绍了体育融合课程的构建思路及课堂实施,从项目化角度介绍了感统课程开展的进展及计划。许明杰老师从语文融合课的备课、优化和呈现三方面分享了特教和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的碰撞与收获。邵鑫雅老师介绍了数学融合课的前置课设思路和推广价值,以及正式课中能够应用的融合教育策略。
评课环节,林雅芳老师对三节课融合示范课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她指出北京学校在开展融合课时坚持“不降低集体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给特需生支持让其最大限度的达成目标”这一原则,既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没有被影响,也充分支持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共赢。温鸿洋老师对北京学校的融合教育成效非常认可,她指出北京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此次活动收获的经验能够帮助每一位参会教师在自己所在学校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心育赋能,全纳成长。北京学校将持续加强融合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包容的教育服务,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