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点燃课堂新活力,师生共探思维成长新路径 ——北京学校“1+3”项目专家示范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日,北京学校科研处携手“1+3”项目,精心策划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家示范与深度研讨活动。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研修员席蓉、徐小艳、李建新入校示范指导,北京学校科研处副主任宋茂萃以及“1+3”项目全体教师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之道。
活动伊始,合作学习专家李建新老师走进“1+3”(3)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节极具创新性与启发性的数学示范课。课堂上,李建新老师巧妙运用小组合作、开展问题探究等新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李老师以学生课堂表现为导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组内互助逐步过渡到方法梳理。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沉浸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之中。他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专注倾听他人见解,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将李老师团团围住,继续热烈讨论课堂问题,他们纷纷表示合作学习的模式极大提升了数学课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研讨环节,“1+3”项目全体教师与专家围绕合作学习常态化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大家以李老师的示范课为案例,共同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设计中的技巧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挑战。大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的常态化,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置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备课水平。
“1+3”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传统单向教学桎梏,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型,为课堂教学注入全新活力。
【学生代表感想】
合作学习的模式让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更浓的兴趣,小组间合作的关系让大家活跃起来,促进多角度思考。李老师从题目关联到有关知识点,引导我们解答出题目的同时,使我们对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与认识。课上,李老师向我们提出三个问题:我是准?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在李老师的教学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当下的情况,并考虑切实达成目标应如何有效地行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张馨月
当老师以“三问”开启课堂,我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思维的蜕变。小组探讨中点问题时,七八种解法的碰撞颠覆了我的认知:几何中位线、代数坐标、向量分解等多元思路,让孤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网,我第一次明白数学是“思维的草原”。李老师的追问迫使我们深究“为什么这么做”。证明线段相等时,不再机械套用模板,而是从条件与目标的关联中剖析逻辑。当我能对比解法优劣并清晰讲解时,发现自己从“解题机器” 蜕变为“懂数学的思考者”。这场合作学习之旅让我懂得:数学不是公式堆砌,而是思维的成长课。当 “三问”成为解题习惯,每一次探索都在积蓄力量,每一次思考都是思维的拔节。合作学习,让我在碰撞与归纳中,真正触摸到数学的逻辑之美与创造可能。
——乔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