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五育融合心启航 创新协同护成长 —— 通州区中小学 “心理校园行” 暨北京学校身心健康月展示活动举行

2025-05-26

2025 年 5 月 23 日,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 “心理校园行” 活动在北京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 “五育融合心启航 创新协同护成长” 为主题,由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办,北京学校承办,旨在全面落实《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展示学校身心健康教育特色成果。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凌长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冯丽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科学研究》副主编鲍丹禾,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德育部主任高伯武,北京学校副校长杨慧出席,全区各中小学校代表参加活动。




1.jpg


一、多元课程展示:全周期心育体系的生动实践


下午 13:30,活动在多元课程展示中拉开帷幕。12 个分会场同步呈现心理课、体育课、心理班会课及融合教育说课,全方位展示北京学校 “全周期课程” 育人理念。


2.jpg


心理课堂上,四年级《脸红警报解除行动》通过情境表演帮助学生克服社交焦虑,五年级《做自己成长型思维的导师》以AI教学助力学生思维升级。体育课则紧扣 “体育强心” 理念,一年级小足球游戏、二年级沙包掷远、三年级篮球投篮等课程,将运动技能训练与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意志。心理班会课聚焦不同年级成长议题:一年级《错过的故事 — 承认错误也没关系》培养责任意识,五年级《做言语的智者:远离背后 “蛐蛐”》引导学生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六年级《嘿,小明,你的抢答影响到我啦!》通过课堂冲突模拟提升沟通能力。融合教育说课环节,《学科教师如何开展融合教育》的分享,展现学校通过 “基础课程 + 精准干预” 支持特需学生融入校园的实践路径。


3.jpg



      二、体系化成果汇报:构建心育 “新范式” 的探索




与会人员回到主会场,观看了学生们充满活力的体育运动展示。




北京学校副校长杨慧作《全周期・全主体・全场景:北京学校身心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实施体系》主题汇报。作为十二年一体化的学校,北京学校聚焦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全周期课程建构、全主体协同机制、全场景融合实践,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构建覆盖小初高学段的全周期心育课程体系,通过“主题贯通 + 梯度进阶”的模式,实现从小学“基础适应”、初中“过渡发展”到高中“自主规划”的螺旋式成长;坚持学校主导、强化家庭育人、深化社会参与,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心育网络;发挥德育正心、智育慧心、体育强心、美育润心、劳育健心的作用,通过五育融合赋能学生身心健康。


三、校家社沙龙:全域护航的协同智慧


在“校家社全域护航,协同赋能学生健康成长”沙龙环节,体育与心理教师、家长代表、法官、卫生副校长、社区书记等围绕 “协同育人” 展开深度对话。

小学部体育组组长吉洪滨分享 “以赛定学、练为赛用” 的体育工作模式,通过班级足球赛、17个体育社团及 16 支校队建设,实现 “教会、勤练、常赛” 一体化,培养学生坚韧品格。

五年级家长石开同学的父亲以女儿带伤参赛的真实故事,诠释体育运动对孩子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的塑造,强调 “体育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纽带”。

小学部心理组组长郭托娅详细介绍了以 “以学生为中心 + 专业力量支撑 + 家校社协同” 为特色的心理三级干预体系。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未审庭副庭长刘洋结合真实案例,呼吁家校对于孩子的异常行为“早发现、早干预”,家校必须建立 “早发现、早干预” 的联动机制,通过法治教育明晰行为边界,让法律成为守护学生心灵的坚实盾牌。


6.jpg


学校卫生副校长、通州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刘昆强分享 “三查一档” 健康管理机制,通过视力筛查、肥胖干预、青春期教育等医校联动举措,守护学生生理心理健康。

通州区潞源街道朗清园北社区书记张婷介绍校社合作案例,从春季足球赛的后勤支持到暑期非遗手工、科学实验等兴趣课程,展现社区资源对学生成长的多元赋能。


四、活力课间与五育融合:看见成长的 N 种可能


7.png


15:30,嘉宾们移步室外操场,观摩 “活力课间” 展示。每日上下午大课间,学生以广播操、球类竞技、花样跳绳等超10 多项运动项目释放活力。“以体强心” 的实践中,学生不仅提升体能,更在团队运动中学会协作与坚持。西门大厅的 “AI + 心理”、科技、艺术成果展同步举行,展现 “以美润心、以智启心” 的多元路径,诠释 “五育并举” 对心理成长的综合赋能。



五、心理剧展演:用戏剧照亮心灵成长


作为活动亮点之一,16:00 在第二会场举行 “我的生命故事” 心理剧展演。

四年级学生自编自演的 7 部心理剧聚焦真实成长议题:《又见 < 哪吒 >》探讨自我认同,《李明奇遇记:被偷走的笑脸》通过奇幻剧情揭示校园语言暴力危害,《心之桥梁》则以家庭冲突为切入点,展现心理老师通过换位游戏化解亲子矛盾的过程。孩子们以快板、情景剧等形式,用真诚的表演叩问心灵、传递共鸣,生动诠释学校 “以剧为桥,照见真实自我” 的心理教育创新路径。


10.jpg


六、专家点评:为心育发展指明方向


11.jpg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冯丽娜老师、《教育科学研究》副主编鲍丹禾、通州区研修中心德育部主任高伯武先后作专业点评。冯丽娜老师充分肯定了北京学校作为全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次身心健康月展示活动充分体现北京学校从不同视角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很好地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环境营造中推进落实“身心健康二十条”,展现出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校园,在推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中,北京学校提供了新范式。鲍丹禾主编指出,“心理校园行” 活动意义重大,充分彰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身心健康二十条” 中,体育与家校社协同对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他强调,学校需进一步强化育人工作,既要善于疏导学生情感,又要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意志。北京学校工作成效显著,期待未来身心健康工作持续深化内涵,惠及更多学生。高伯武主任肯定北京学校在融合教育、家校社协同等方面的突破性实践,强调 “身心健康二十条” 是行动纲领,需破解教育内生与共生课题,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 “大健康” 教育格局,实现 “教师人人都是心师,课堂节节融入心育” 的生动教育图景。



活动最后,北京学校学生们用《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歌声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心理能量。


15.jpg


七、结语:以心育人,向光而行


此次区级现场会是北京学校身心健康教育成果的全面展示,更是学校多年来深耕心育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北京学校作为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特色校,深感使命在肩,将继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全区教育同仁携手,以 “身心健康二十条” 为行动指引,持续完善 “全周期课程、全主体协同、全场景融合” 的育人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 “温暖而有力量” 的教育生态中,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与终身发展能力的 “大写的人”。


16.jpg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