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视界 科学点亮未来——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生物夏令营圆满闭营
2025年7月7日至9日,通州区各初中80余名青少年经过遴选,齐聚北京学校中学部,开启为期三天的生物夏令营。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的引领下,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通州分院的指导下,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生物夏令营由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与北京学校联合承办,以“探秘生命·收获成长”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带领同学们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营仪式:点燃科学之火
7月7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执行校长徐良云致辞,他介绍了两校“一主线三层次五领域”课程体系和“”崇德、博学、创新、求实和心通”五大书院育人特色,强调生物学科不仅关乎生命奥秘,更与生活息息相关。他希望营员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让科学梦想在心中生根发芽。
随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科研处副主任、生物组教研组长路遥老师介绍了夏令营的整体安排、生物组博士教师天团以及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三大主题,六大课程,走进生命的微观世界
夏令营三天的课程以“探索生命科学、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共设三大模块。
模块1:生物创意手工DIY
在这一模块,同学们体验制作眼球模型及叶脉书签。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口。”在这门课程中,同学们展开了一段人体科学探索之旅:他们通过解剖牛眼,直观认识眼睛折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亲手揭开视网膜的神秘面纱;动手拼接眼球模型,了解光线进入眼睛成像的路径,感受结构的精妙;利用水透镜模拟近视、远视成像及视力矫正过程;设计视觉健康方案,推广科学护眼知识,提升爱眼护眼意识。
在制作叶脉书签环节,同学们选取叶脉清晰的叶片,放入碱水中煮沸、轻刷去叶肉,再进行染色、干燥,一片片精美的叶脉书签在指尖诞生。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叶片的结构与叶脉的支撑输导作用,在实践中领悟自然的匠心。
模块2:微生物作画
在这一模块,同学们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亲手制备固体培养基,并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菌落作“颜料”,在培养基上绘制独特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短暂,却独一无二,展现了生命的微观之美。
模块3:分子与细胞
同学们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对细胞有了初步了解,并进一步通过观察质壁分离体验细胞膜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组成细胞的分子,以蛋白质为例,同学们探索细胞内物质组成及检测原理,亲手进行酶与无机催化剂效率对比实验,直观感受“催化生命”的神奇力量。
闭营仪式:青春相遇,科学启航
7月9日上午,闭营仪式在高中楼合班教室举行。
三大模块的小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科学不是课本,而是可以用双手去探索、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热爱的。”
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做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同学们三天来在知识探究、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上的成长与收获,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寄语营员:“未来的你们,可能会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者、医疗领域的创新者、生态保护的践行者……无论走向哪里,希望你们都能继续保持这份求知若渴的心态,勇于发现、勇于质疑、勇于创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矢志前行。”
美好告别,期待再相遇
三天的时光虽短,却点燃了一颗颗热爱科学的心,孩子们的科学之梦扬帆起航。再相会时,愿每一个“生物小达人”都能在更广阔的生命科学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