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深耕“通优”赛事,AI赋能课堂——北京学校小学语文学科“通优杯”活动回顾

2025-06-22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入贯彻“双减”工作精神,北京学校以新课标为引领,借“通优杯”之东风,在教学探索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从校级初选到区级展示课,学校教师与教研团队始终紧扣新课标理念,打磨出一堂堂优质课程。

6月4日上午,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的《AI赋能绘诗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的“通优杯”区级展示课现场,绽放光彩。而这正是历经“通优杯”两学期磨砺结出的硕果。


1.jpg


2024年10-11月,第二届区“通优杯”校级初选拉开帷幕。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与,校内掀起了一股钻研教学、打磨课程的热潮。教师们精心备课,反复试讲,教研团队全程跟进,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到教学评价设计,细致地打磨,为优质课程的诞生奠定基础。


2.png


随后的11-12月,片区评选激烈展开。我校二年级李苑溶老师的《夜宿山寺》一课在众多参赛课中脱颖而出,荣获片区总分排名第一,成功获得区级展示课的入场券。该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想象体验、思维训练、文而化之,充分展现了新课标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成果。


3.png


2025年5-6月,为筹备区级展示课,教师与教研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将AI融入语文课堂的大胆尝试。教研成员查阅大量资料,反复研讨AI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从利用AI生成诗画场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意境,到借助AI语音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情感体会,深度践行着新课标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理念。


4.jpg


6月4日的区级展示课上,教师自信从容地引导学生探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意世界,从古诗诵读、诗意理解到情感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AI技术的融入,更是为课堂增添了科技感与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现了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地生根,以及教师个人在践行新课标过程中的专业成长。

展示活动上,我校小学语文学科负责人周燕老师从生成过程、主张内涵、应用效果、成果质量四个维度做北京学校主张的介绍,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在学生发展、教师培养、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思考、实践和成果,得到与会学校的一致好评。


5.png


此次“通优杯”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更让我们看到了AI赋能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也生动诠释了团队协作铸就辉煌、个人成长绽放光芒的深刻内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课堂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把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落到行动和实效上。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