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进行时:2024 级 1+3 项目初三课程成果汇报
在知识的沃土中耕耘,在实践的星河里扬帆。2025 年 7 月 3 日下午,北京学校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2024 级 1+3 项目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及家长齐聚北京学校高中楼报告厅。同学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成果汇报,展示初三一年成长的璀璨轨迹,为自己、为家长、为老师交上答卷。出席活动的领导有: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执行校长徐良云,副校长程岚、臧春梅,北京学校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宋茂萃。
这场以“成长进行时”为主题的课程成果汇报,将学科探索、文化传承与艺术表达熔铸一炉,展示了青春与智慧的独特魅力。
Part1夏日派对 点亮全场
在正式开始之前,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文艺表演。有团体舞、国标舞、民族舞、剑舞、古筝、合唱……精彩的表演引人注目,台下响起了欢呼声与掌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氛围。
Part 2 谆谆教诲 见证成长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致辞,他对过去一年同学们的学习成长进行肯定,为即将升入高中的同学们表达祝贺,也提出了殷殷嘱托,希望同学们要学会自我成就,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优质资源茁壮成长;懂得感恩,深深感念家长的支持和老师们的付出;敢于担当,逐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刘书记的教诲和祝福不仅给了同学们智慧的启迪,更为同学们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执行校长徐良云对1+3项目的特色课程建设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肯定了1+3项目师生在课程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分享了2025年学校的高考硕果,鼓励1+3项目的同学们向学长学姐学习,在新起点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徐校长的鼓励让同学们坚信,只要保持好奇心、探索欲,不断向优秀的学长看齐,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Part 3全面发展 成果多样
人文学科:
立足中华传统,走向多元世界
历史组学生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研学以“探究+实践+展示”模式,解码青铜面具与神树背后的跨学科思辨,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英语组学生代表以英文读者剧场与创意表达活化课本知识,搭建文化桥梁,展现语言艺术与青春活力。
理化学科:
探秘人大实验室・学科实践新体验
今年5月,同学们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高端实验室,开启了一场探索物理、化学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精彩之旅,近距离感受学术魅力与科技力量。返校后,同学们继续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成果汇报中物理组学代表以核磁共振、超导等前沿科技为主题,展现科学逻辑之美;化学组学生代表通过实验室参观与探究活动,生动呈现微观与宏观交织的化学世界;天文地理组学生代表通过组装望远镜观测月球、木星,解析七星连珠奥秘,开启宇宙探索之旅。
中医药文化综合课程:
学科跨界联动,解密中医智慧
生物社团的同学们深耕凤仙花生长、染色及药用价值研究;同学们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化身“出题人”,结合脉诊仪数据、五行原理与艾草种植等内容设计应用题;体育老师带领大家将太极扇与中医“气血循环”“阴阳平衡”哲学相融合,完美展现东方美学神韵。
阅读中成长:
阅读无处不在,经典照进舞台
1 班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还原战国博弈,解读勇气智慧;2 班名著改编剧《哈姆莱特》以舞台演绎经典哲学命题,映照“生存还是毁灭”的永恒叩问;成长导师制师生共读《红楼梦》成果剧《林黛玉进贾府》,让经典与成长对话。
思政实践:
攀登国歌长城,颂唱传承精神
这一年,同学们登上了国歌中的长城——金山岭长城,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用歌曲创编与演唱的方式铭记抗战历史,践行抗战精神。2 班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以烽火台与星空意象,诠释民族精神与青年担当,1 班《明天会更好》借长城坐标缅怀历史,憧憬未来,3 班《萱草花》融合“萱草温情”与“抗战精神”,演绎家国情怀,4 班《青春里的中国》用歌声串联校园与历史,传递时代信仰。
Part 4良师益友 铭恩前行
饮水思其源,学成念吾师。全体教师上台,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与无私付出。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2024级1+3项目初三年级的课程成果汇报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
从三星堆青铜之光,到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科技浪潮;从中医药学习探究,到长城思政课的行走课堂,1+3 项目学子以多元课程书写成长答卷。这场成果汇报,是一年学习的总结,更是向未来的迈步 —— 愿同学们怀揣 “出题人” 的勇气与探索热忱,在成长航道持续扬帆,让 “成长进行时” 永远澎湃如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