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校承办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涯 与学生发展指导实践推进会

2023-11-30

 为了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为学生适应学校各阶段学习生活、未来接受高等教育和步入社会职业发展打好基础,11月28日,在北京学校召开2023北京市中小学生涯与学生发展指导实践推进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北京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承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曹新美,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院长孙翠松,德育部主任高伯武,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北京学校执行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徐良云,以及北京市各区教育同仁300多人出席现场活动。活动同时线上直播,在线人数近1.1万人。

一、课例分享

现场会在课例分享中拉开帷幕,并开18节示范课例,包含6节生涯成长课,3节生涯班会课和9节生涯学科融合课。其中,北京学校5位心理教师、3位班主任、9位各学科教师分别进行了课例展示,授课对象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充分体现了北京学校全学科、全过程育人的生涯课程理念。

1701671540206471.jpg

1701671540319538.jpg

1701671540111398.jpg

1701671540730008.jpg

1701671541181635.jpg

1701671541185386.png

1701671541124755.jpg

1701671541145416.jpg

1701671541214218.jpg

1701671541193510.jpg

1701671542181940.jpg

1701671542122292.jpg

1701671542167709.jpg

1701671542110530.jpg

1701671542109959.jpg

1701671543123566.jpg

1701671543117137.jpg

1701671543167546.jpg

二、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环节包含三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学校指导顶层设计”、“成长课程校本建设”和“个别辅导”三个主题展开。

分论坛一:学校指导顶层设计

北京学校郭托娅老师以《全人发展,奠基幸福》为题,基于学情分析,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从课程结构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向与会老师详细介绍了北京学校十二年一体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

1701671815196309.jpg

通州区潞河中学刘亚茵老师作题为《主动发展,追求卓越——潞河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体系介绍》的专题报告。

1701671822307452.jpg

石景山区实验中学的欧阳婕琼老师作题为《设计思维,设计人生——初中生涯与思维项目式课程研发》的专题报告。

1701671829155475.jpg

分论坛二:成长课程校本建设

北京学校袁雪燕老师以《适性扬才,美美与共——成长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为题展示了集理想教育、德育、心理于一体的融合式班会,展示了从真实事件出发的生活化的班会课如何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1701671842574836.jpg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李春花老师作题为《学会沟通,建立连接——高中人际沟通课程设计》的专题报告。

 1701671850184532.jpg


密云区大城子学校朱秀荣主任作题为《赋能山区家长 “育”见美好未来——家校协作工作坊》的专题报告。

1701671867193541.png


分论三:个别辅导

大兴区长子营学校高俊春老师作题为《没有梦想的咸鱼——初中学生发展辅导案例》的专题报告。

1701671878207877.jpg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马博辉老师作题为《短程焦点解决在学业焦虑中的运用》的专题报告。

1701671887131311.jpg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韩祖晔老师作题为《从沉睡到闪耀——一例高中学生生涯成长个案》的专题报告。

1701671900112723.jpg


三、大会发言

专题研讨结束后,在主会场共同研讨本次“全员参与•全场域响应•一体化实施”会议主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市高中生生涯项目负责人王红丽老师回顾了北京市中小学生涯与学生发展指导11年来的发展历程,肯定了众多学校的优秀成果。

1701671927171446.jpg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孙翠松院长介绍了通州区“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响应”的学生发展指导综合模式。通过“立足全员全过程学校一体化”、“梯队化师资培训引导全员导师制”、“大数据平台支撑家-校-社协同”、“研发课程与融合资源支持实践”、“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扩大影响力”五条路径发挥区域作用,实现高质量学生发展指导。

1701671935161489.jpg


北京学校执行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委书记徐良云介绍了学校在“大思政”背景下综合式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思路,小初高一体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框架,以及“全学科、全过程、多层次、多场域”的构建路径。

1701671943183518.jpg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王萌校长以“以班级组导师制推动‘三全育人’的有效落实”为主题介绍了班级组导师制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1701671951161930.jpg

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教授进行点评。她针对通州区发挥区域统筹优势落实高质量学生发展指导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北京学校基于学生成长中的真实问题、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特色高度认可,鼓励大家借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上所做的制度创新,希望大家发现不同学校实践经验中的共同点,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路径。

1701671957633966.jpg

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一是要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地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二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要面向学生和教师全员;三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既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实践。他对通州区未来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了展望,表示通州区将继续调动多方资源,打造更加完善的区域协同育人体系。

1701671969114998.jpg

最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王凯主任做总结。他指出,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学生涯与发展指导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工作推进中要始终坚持全周期建设、全员参与、全场域响应“三大策略”,实施好“七大工程”,一是将生涯规划和学生发展指导融入学校文化体系建设,二是将学生发展指导切实纳入学校课程指导体系,三是多元融入、多途径并行实践,四是做好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的生涯活动设计,五是积极开展跨学科生涯规划特色课程,六是通过技术赋能使生涯规划更加具象化,七是建设跨场域多主体共育机制。

1701671977210806.jpg

北京学校作为活动承办方,全面展示了学校近年来推动全课程融入、全员参与的综合指导体系,学校的融入课设计、项目式学生选科学习、小初高一体化学生发展指导课程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学校未来将在市区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展中小学生涯与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与国家需求、学生需要紧密结合,精细布局,点燃教师“完整育人”的热情,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基!

1701671983206659.jpg


供稿 | 王昕悦

摄影 | 高双伍   贾景会   胡晓征

审稿 | 程   岚

核发 | 刘锦震  徐良云


公众号二维码.jpg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