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创造更好的教育 ——基于整合性教育戏剧的创造性教学培训侧记
北京学校及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教师创造性教学项目培训于2020年11月8日至29日连续四个周日火热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副教授、应用戏剧与表达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利文老师及其教育戏剧研究团队,与来自北京学校及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各年级各学科的共40名参训教师一起,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戏剧改进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如何更好地进行基于整合性教育戏剧的创造性教学。
11月8日第一次培训,马教授从“什么是戏剧”谈起,带领参训教师们在模仿表演和交流反思中厘清教育戏剧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接下来的一系列戏剧游戏让老师们在活动体验中初尝教育戏剧的魅力。马教授指出,担负“全人教育”使命的教育戏剧显效虽慢,但却是教育的“根与芽”,会为青少年的终身学习与成长播下希望的种子。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可用”,而在于完善。教育的价值在于培育完整的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
11月15日第二次培训,马教授以《兔子与猫头鹰》的故事为例,引导参训教师们扮演成学生,就教育戏剧如何融入小学课堂做了精彩示范。老师们全情投入,持续感受身处不同角度的差异化,并按学科学段分组讨论了如何将教育戏剧技巧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许多老师表示,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戏剧的手法,更加灵活多样地和孩子们沟通交流,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11月22日第三次培训,马教授带领参训老师们以过程戏剧的手法,进行基于整合性教育戏剧的创造性教学,就教育戏剧如何融入中学课堂做了精彩示范。老师们集体创作了一个独特的戏剧场景和戏剧角色,构建起一个有广场、路边摊、超市、卫生所的大型社区,和这个社区中丢了书包的人物角色“小文”。在马教授的引导下,大家认识到教育戏剧的本质就是在不断地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演绎反观自我。这种教学方法是依据儿童内在经验构建新的知识,在戏剧冲突中发现新的课程资源。
11月29日第四次培训,马教授与大家继续深入探讨教育戏剧与日常教育教学的结合,探讨如何悦纳自己,为师生赋能。一首卓别林的诗歌《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让老师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大家根据诗中的十个关键词分组展现了十个主题的定格画面。马教授在专题讲座“整合性教育戏剧: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中指出:“当教师能够与内在建立起连结感,教师的内在创造性被激活和释放时,就能够以仁爱之心与学生的心灵相遇,透彻地解读教学内容,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个整天的培训充实而又愉快,四张温馨的大合影见证了每一位参训教师的收获与成长。用戏剧艺术滋养心灵,以教育戏剧引领发展,让我们在整合性教育戏剧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
供稿:杨茜(小)
审稿:程岚
排版:陈美彤
核发:刘锦震、徐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