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 ——北京学校班主任深入研讨家校协同课题
3月28日上午,北京学校举行2022年春季学期第二期“有效沟通 家校协同”主题班主任培训沙龙。结合小学三四年级学情,本次培训以“如何取得家长认同,携手教育学生品行”为话题开展研讨。《班主任》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杨丙涛现场点评,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执行校长徐良云,副校长高超参加活动。
本次班主任沙龙活动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精彩纷呈。活动以形式新颖的“带班问题”漂流瓶开场。漂流瓶流入参会班主任们手中,每个漂流瓶里都写有一个“带班问题”,班主任们踊跃解答,为深入研讨烘托了浓厚氛围。
随后,三四年级班主任进行案例分享。李夏老师分享了“‘焦虑’的母亲”,暴俊华老师分享了“细节的光辉”,高林妹老师分享了“从暴躁的‘小老虎’到贴心的小帮手”,穆雅丽老师分享了“‘银角大王’变形记”。随着一个个案例的展开,新手班主任们积极发言,对遇到的同样困惑展开讨论,有经验的班主任们则倾囊相授、答疑解惑。特教老师许明杰做了题为“专业地看问题 专业地解决问题”的微讲座,对家校沟通方式给出专业建议。
杨丙涛主编现场点评,对班主任们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五点建议,他指出,问题并不可怕,每一个问题都是教师成长的契机,要时刻记住,“今天你有多辛苦,未来你就有多幸福”。家校沟通的核心点是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这是家校协同的基点。要重视第一次家校沟通,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做好周全准备,争取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为今后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保持专业自信,坚持教育规律做好学生引导工作。要善于在工作中反思,做好工作理论研究,不断提升自我。
执行校长徐良云对年轻班主任的带班智慧表示赞赏,他希望班主任们要阳光自信、虚心好学。他强调,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是学生,要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放在首位,学会与家长换位思考,这是家校沟通的基础,也是同家长“将心比心”的前提。学校是老师们的坚强后盾,要为老师们做好服务保障。
党委书记刘锦震在总结时强调,班主任培训以沙龙形式进行,就是要让年轻班主任们在遇到学生教育难题时可以共情,避免孤军奋战而又事倍功半的局面,大家可以共参难题,交流经验,增进感悟,实现学生教育的提质增效。学校各方面工作要协调配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要与班主任共勉,教学与德育的工作对象都是学生,工作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年轻班主任的个人成长面临教学和德育两个方向的选择,但加强研究、提升水平、做好眼前的基础工作是前提,班主任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学校也会统筹资源,为班主任成长搭建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最后,校领导为在寒假期间精进钻研班主任业务、努力学习的班主任老师们颁发课时证书,以示鼓励。
撰稿:常路超
图片:胡晓征、秦森
审稿:李佳、杨慧
排版:邱添
核发:刘锦震、徐良云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