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辩 彰显风采——北京学校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侧记
巧舌如簧易,言之有物难。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储备,12月3日下午,北京学校语文学科开展以“能言善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一至三年级的同学参与“能言善辩”古诗词大赛,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能言善辩”辩论赛。
红通社北京学校小记者站参与报道本次活动,下面是小记者们起草、老师丰富完善的报道。
辩论赛现场
下午三点十五,报告厅里,8名小辩手分为正方和反方针峰相对。双方由四至六年级学生混龄组合,正方观点为“零花钱应该按月给”,反方观点为“零花钱应该按劳给”。正方的立论点在于按月给零花钱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而按劳给会让孩子为了钱而劳动;反方的立论点在于孩子自己挣钱会更知道珍惜,按月给钱是不劳而获。双方辩手按照立论、质询、申论、一对一对辩、总结陈词五个环节,引实例、用名言,提问时直击要点,应对时慢条斯理。
最终,反方获得优胜奖,正方获得风采奖,正方四辩和反方一辩分获最佳辩手奖。“我们都尽力,我们都很棒!”小辩手和观众们表示很喜欢这次辩论赛,大家发言都很精彩。
赛后,荣获最佳辩手的四年级同学邹宇博接受采访,他表示:“辩论赛可以锻炼很多方面的能力,不仅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会表达,还可以培养辩证思维。同学们平时也可以多多学习辩论。”
据了解,本次辩论赛从组队、辩手培训、比赛环节安排、比赛主持和课件制作等工作主要由学校辩论队的核心成员完成。当天的主持人也是校辩论队成员。本学期,校辩论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自主承办比赛的能力大大提升。
刘锦震书记全程参与此次辩论赛,他对小队员们的表现予以肯定。他指出,这次辩论赛体现了北京学校学生较高的辩论水平。整个辩论过程,既有坚定的立论,又有短兵相接的质询,还有精彩的总结陈词。如果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能够注意提炼并突出要点、关注如何反驳对方的逻辑、利用眼神和言语进行充分交流,会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场上辩手的观点,辩论赛会更上一个台阶。最后,他寄语同学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古诗词比赛现场
在录课教室1,一至三年级小同学们的古诗词大赛也在紧张地进行。经前期各班和各年级选拔,最终共有21名同学参加本次古诗词大赛的决赛。
21名同学按每组3人混龄编成7个小组,同学们看图竞猜古诗文,比赛现场竞争激烈,选手们应对自如。
赛程中,评委老师对诗词做赏析,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比赛所选用的古诗词来自我校语文团队编写的诗文《雅集》,主要考察同学们古诗词积累水平。活动以赛促学,让同学们将传承经典落到实处,从小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古典文化之美,筑牢民族文化自信。
本次“能言善辩”活动让各年级同学在玩中学、在赛中学、在团结协作中学,领悟诗文之美、思辨之美,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供稿:小记者站记者戎佳怡、顾宇馨、马云菲、张宸嘉
图片:胡晓征 白月梅
审稿:李佳、周燕
核发:刘锦震、徐良云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