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重阳 对话苍穹——北京学校开展二年级学生校外研学活动
重阳节刚过,秋风送爽。10月27日,北京学校组织二年级学生走进天坛研学,作为年级重阳节主题系列课程之一。
活动一:初识天坛建筑之美
学生们跟随老师一起漫步于天坛的红墙蓝瓦之间,了解天坛的来历、用途,古时敬天礼地的礼仪,了解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在巍峨的祈年殿区域,同学们连连赞叹大殿直视苍穹的磅礴气势和玄奥高超的建筑艺术。
为探求祈年殿内部十二根檐桩的承重奥秘,他们蹲坐在祈年殿旁,以小组为单位,专心做着“纸承重”的科学小实验,学生们对知识的热忱之心为古老的殿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活动二:寻找天坛建筑中“神奇”的数字
中国古代对数字多有隐喻,重阳节是双九重逢的吉祥日,与“九”缘分匪浅的天坛,迎来一群数学小能手。学生们不仅积极探秘圜丘坛,寻找天坛建筑中“神奇”的数字;还纷纷用工具尺和身体尺来测量祈年殿的楼梯宽度和圜丘坛两个栏杆间的距离,用心记录下来。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也揭示了数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活动三:发现天坛建筑中的声学奥秘
天坛中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物有三个: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坛。参考老师的现场讲授,同学们在“天心石”、“三音石”、“回音壁”完成实践活动。通过现场的示意图展示,同学们不仅理解、记忆了学过的科学小知识,还锻炼了处理信息和联系实际的能力。
活动四:遇见天坛里的秋天
秋日暖阳之下,同学们在古意盎然的天坛中寻找秋天的身影,金黄的银杏叶,千姿百态的菊花,挺拔耸立的古柏,与红墙蓝瓦、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同学们在美丽的天坛公园体验了制作花灯和投壶等有趣的传统活动。一声声欢快的笑声仿佛跨过沧桑的历史,向古人诉说着自己的幸福。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各班家长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活动之后,家长志愿者代表二8班葛俊彤妈妈感慨道:
"才二年级的娃娃,也就七八岁的小小年纪,但是全程井然有序,孩子们互帮互助,不大吵大闹,真是让我很惊讶!去的路上有的孩子晕车吐了,但是周围没有一个孩子嫌弃,反而一个个都递上自己的纸巾和湿巾。就餐的时候,大家大方地拿出自己的食物相互分享,还有好多孩子追着老师投喂,吃完以后都积极收拾垃圾打扫现场,真是好可爱的小集体。参观时,孩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积极和研学老师互动,参观路程很长,速度也挺快,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掉队,也没有一个孩子叫苦叫累。下午返程的时候我这个老阿姨感觉已经体力不支了,但是孩子们依然能整整齐齐列队上车,真是很欣慰。欣慰孩子们乖巧懂事,也欣慰孩子们遇到了好老师,这些好习惯一定不是一天两天才养成的。参观的路上还听到一个游客阿姨说:“就这一波孩子最棒!”起初我以为可能是我们的校服比较亮眼,但是全程对比下来才知道,是说咱们北京学校的队伍最整齐、孩子们最有礼貌。再次感谢老师们,老师们辛苦了!"
本次传统文化研学之旅,不仅促进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对中华文明的认知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心愿。
供稿 | 麻佳妤 刘可艺
摄影 | 二年级各班老师及家长志愿者
核发 | 刘锦震 徐良云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