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行远道 书香溢芳华 ——北京学校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举办2023年入职新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为增强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推动新教师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真正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2024年3月14日下午,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联合举办“青蓝工程”新教师培训会之《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会。程岚副校长出席,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宋茂萃主持。
荣获2023年北京市第七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一等奖的三位老师先做了经验分享。小学数学张雅玲、初中历史王莼和高中语文胡睦晗结合选题创新性、教学设计完整性与规范性及课后反思的深刻性,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通过参加教学风采展示获得成长的历程。
新教师以《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提到的“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 _____________”为切入点,联系自身教学实践,分组进行研讨和展示。在展示环节中,有的老师以师生关系角度出发,以“风筝的引线人”、“学生的朋友”、“导游”、“船长”、“黑暗中的火把”等隐喻来抒发自我教育理想。一些老师围绕“给学生能带来什么”,认为教的最好的时候,自己就像“海绵”、“阳光”、“医生”等,帮助学生多维度地进步与成长。还有很多老师立足自我身份认同,对理想课堂的隐喻进行思考,以“学生”、“勇敢的小蜗牛”、“登山者”、“神农”展开对自我理想课堂的描述……每一个新老师的隐喻或意象之中,不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也蕴含着他们对自我心灵的倾听,对学生心灵深处声音的感应。这些独一无二的隐喻或意象背后都具有发人深省的能量。
程岚副校长结合新教师们读书交流内容进行了总结点评与指导。她联系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分享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之于她的极大影响与启发。结合帕尔默在书中提到的“教学最好时自我意识的隐喻”,提出从“共情”、“共振”和“共鸣”三个方面重构师生关系,打造心与心相通的课堂。针对如何提升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质量,程校长推荐了书籍《扶放有度实施优质教学》,希望新教师们通过阅读,借鉴书中扶放有度的新教学模式,做到从扶到放、先扶后放,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程校长还提议新教师们要持续进行教育随笔的写作,将美好的教育生活记录下来。
最后,为了鼓励新教师将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学校的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骨干教师姬斐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
育人守初心,书香沁芳华。此次新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不仅增进了新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有助于提升新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推动新教师在深入阅读中吸取经验智慧,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心灵的充实,在教学实践中进步成长。
供稿:王昕悦、邱继贤、王佳媛
摄影:邢智
审核:程岚、宋茂萃
核发:刘锦震、徐良云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