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健康成长

2024-04-10

“因为被嘲笑而感到羞辱”

“被同学合伙骚扰、孤立、指责”

“被恐吓必须要满足对方要求”

“被起绰号、传谣言而感到委屈压抑”

当一方同学蓄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同学的身体伤害,或难以直接察觉的心理伤害,表面上的“玩闹”慢慢发展为校园欺凌。

北京学校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为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4月1日上午,北京学校邀请通州区检察院李熙贤检察官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主题为《预防校园犯罪做守法好少年》的防欺凌法制教育讲座。李检察官介绍了常见的欺凌现象,结合案例和法条向同学们讲解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遇到校园欺凌现象合理的应对方式。


01.JPG


防止校园欺凌,重在早识别、早预防,联动多方力量,及时干预引导。同学们当遭遇校园欺凌事件时,一定要及时与老师、家长诉说和寻求帮助。老师和家长会给予你支持和安慰,帮你解决问题。学校的心理老师团队也一直在同学们身后,第一时间为同学们提供支持和心理疏导。

接下来,各位心理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如何辨别校园欺凌,面临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办。


02.JPG


托娅老师和志新老师告诉你:如何辨别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特定的行为,不要将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正常的或者偶发性的矛盾泛化为“校园欺凌”,判断是否是校园欺凌,可以参考“四问”:

第一问:有没有恃强欺弱?

第二问:有无伤害意图?

第三问:是否重复性伤害?

第四问:是否主动挑衅?


03.JPG


是因为我人缘不好才会被欺负吗?被欺凌时我很害怕,我该怎么办?

昕悦老师对你说:如果你遭遇欺凌,不是你的错,你感到害怕、生气也是正常的情感反应。你要及时勇敢地找方法应对:第一步,大声地警告对方;第二步,沉着冷静,离开当下环境;第三步,及时告诉信任的长辈(老师、家长等)。我们坚决不能以沉默来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也请所有学生相信,家长与老师随时都与你在一起!


04.JPG


我需要为维护“友谊”接受“朋友”的过分要求吗?

明杰老师和鑫雅老师对你说:健康的友谊是相互平等尊重的,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不会给你起你感到侮辱性的外号,不会要求你做出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更不会因为物质利益而与你交往。千万不要因为想维护“友情”而默默忍受,你有权拒绝任何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做法,要学会用坚定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拒绝。


05.JPG


有人总是故意招惹我,我该怎么办?

杰菲老师和向宇老师对你说:欺凌者想要看到你伤心、挫败的样子,他们想要控制你的感受,请你不要让他们得逞,有时候欺凌者只是希望你能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些“有趣”的反应,所以当你不理睬他们时,可能是最好的反击。


06.JPG


刘嘉宝,北京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方向,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曾获启航杯等市区级奖项。

当面对欺凌时,作为旁观者,我该怎么做?

嘉宝老师对你说:旁观者在阻止欺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证明,当有旁观者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欺凌时,欺凌事件有50%的可能性在短短10秒内就结束了。你可以:

▲转移注意力,提议换个话题或提醒大家即将上课。

▲驱散围观的同学,提醒大家班主任可能会过来。

▲在欺凌事件后,私下给予受害者支持和帮助。

▲与其他学生团结,共同反对欺凌行为。


07.JPG


同学们如果遭遇欺凌事件,可以在每周心理课后找心理老师倾诉,也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投入心语信箱。心语信箱在一层心理走廊,心理老师会每周打开信箱,了解情况后去找到信件的主人了解情况,一起解决问题。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绝不手软,也绝不姑息,社会、学校和家庭会携手成为同学们坚强的后盾,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撰稿:郭托娅

审稿:杨慧

摄影:胡晓征

核发:刘锦震    徐良云



1701672532113066.jpg

北京学校宣传号

扫码关注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