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韵霓裳 ——北京学校艺术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侧记
2020年11月13号下午,北京学校“舞韵霓裳”艺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拉开帷幕。尹军副校长出席活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杨敏以及她的研究生团队受邀到校,为小学部全体师生带来民族舞蹈与服饰文化的精彩展示。
本次活动继续采取主会场进行、分会场直播的方式。活动一开始,中央民族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群舞表演“锦绣中华”,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在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同学们参与体验了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手舞足蹈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太阳般的笑容,让寒冷的初冬一下子温暖起来。
在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后,学校又组织同学们从美术学科角度探究了解民族服饰的纹样与色彩,动手设计同学们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设计出来的作品可谓百花齐放,有的同学设计出了色彩绚烂的平面服装作品,有的同学将身边的废旧环保材料变废为宝,设计出了极具特色的立体服装,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激动人心的服装秀环节,主会场的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同学们设计的平面民族服饰作品,一些同学自信地穿起自己设计的立体服装,挥手示意,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本次研究性学习在一片掌声与喝彩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与服饰文化。这些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这场快乐的文化之旅中,学生们都获益良多。今后,北京学校将致力于开展更加丰富多元的传统民族文化课程,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流传。
后记:
舞韵霓裳——艺术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研究的脚步却并未停歇,看,很多班都自发地把研究的成果在显著位置展示,供同学们长时间欣赏、反思!同时很多同学还写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言简意赅、感人至深!
贺佳琪丨五(1)班
周五,我们召开了“舞韵霓裳”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观看了哥哥姐姐们跳的民族舞蹈,了解了各个民族的服装和特点。
活动是午饭以后开始的,老师首先教我们认识少数民族服装,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等等。然后,哥哥姐姐们就开始了表演。他们的表演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同学们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节目演出完毕后,老师又组织我们玩游戏。男生和女生手拉着手,分别站成两个圈儿,跟着老师一起跳傣族舞蹈。每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大家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中,快活极了。
最后,我们用从家里带来的环保材料,通过裁减或者涂色,做成了属于自己的环保衣服。时间不长,同学们便把各自的杰作穿在自己身上,有钢铁侠、公主裙、木头人等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大家就作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些优秀作品被老师选中向学校推荐,让全校同学都欣赏这些杰作,其他的作品,老师则放在班级里进行展示。
这次活动,既让我们了解了民族文化,又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杨嘉怡丨六(1)班
周五下午,学校组织了艺术活动“舞韵霓裳”。首先是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杨敏教授和她的学生们为我们表演了舞蹈《锦绣中华》, 我从舞蹈中感受到民族舞的无限魅力。然后,杨敏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藏族,维吾尔族等四个民族的服饰及舞蹈特点。各民族在服饰,文化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各有特色。听完教授的讲解,我们尝试自己动手,用环保材料做了自己的简易服装。动手过程中,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没有付出必无所获”这句话。最终,朱可馨同学制作的马甲由江念澄同学试穿,代表我们班参加了最后的走秀。我又度过了一个愉快且充实的下午。
朱可馨丨六(1)班
11月13日星期五下午,全校参加了有关民族舞蹈服装的研究性学期活动.在那里,我们学校请来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院长和舞蹈学院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为我们展示了各个民族的服装和舞蹈.他们还一起跳了一支舞,特别美!
在那里,我还学习到了一些民族传统服饰和舞蹈特色。就拿维吾尔族来说吧。维吾尔族服饰——花样较多,非常优美,富有特色。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得更亮,绿得更翠。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穿的是绣花衣,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第二课时,我们还学习了怎么样用废弃物品制作衣服。这非常有趣,这次学习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我非常喜欢!
供稿:朱俞叶
摄影:胡晓征 金 鹏
审稿:尹 军 宋茂萃
排版:王 浩
核发:刘锦震 徐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