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货币之趣 享数学之乐—北京学校二年级进行数学学科实践活动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践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方式,北京学校二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探货币之趣,享数学之乐”为主题的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活动将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贯穿于课堂内外,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人民币知多少
首先,二年级的孩子们跟随着数学教材“购物”,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民币探寻之旅”。
课堂上,老师们充分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借助人民币学具,让孩子们在交流、讨论、模拟购物等活动中,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单位等,在一次次的换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既发展了数感,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第二阶段:欢乐购物街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现实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现金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学会自主购物,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二年级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开展了“欢乐购物节”活动。
创建真实情境,模拟购物经营,娃娃们化身店主,支起摊位,起个创意店名,标好商品价格,做个折扣招牌,再像模像样地说一句:“顾客您好,本店促销,优惠多多哦!”
角色转换,店主变顾客。孩子们又带上人民币,去那创意无限的店铺里采购琳琅满目的商品。
同学们积极投入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清晰交流信息,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欢乐购物街”活动是同学们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次集中演练。活动不仅巩固了同学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为日后解决数学难题提供经验和动力。
第三阶段:小小银行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银行的基本功能和货币的概念,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生活常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理财意识。12月13日,二年级邀请了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零售银行部产品经理李则铭、分行产品经理张宇佳来学校向学生们分享金融知识。
他们向孩子们介绍了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货币是如何流通起来的,教学生如何去辨别人民币的真伪,还分享了一些理财小知识。学生们可谓收获满满,不仅数学知识得到了显著增长,各方面能力也获得了锻炼与提升。“小小银行家”活动,借数学之力,揭开了金融的神秘面纱,积极助力孩子们在金融海洋里精准导航,驶向财富智慧的彼岸。
本次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资料收集、信息提炼、亲身实践等多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金融意识,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经验。此外,在活动中学生们也了解到人民币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