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文化 提升教学软实力——2024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国交流研讨会走进北京学校
2024年12月13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国交流研讨会走进北京学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二级巡视员陈梦生、《中国中医药报》社副总编辑高新军、广东省中医药局办公室主任刘占峰、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四级调研员江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传统技能与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李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金鹏,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北京学校副校长程岚出席研讨会,全国中医药进校园的部门、机构、学校领导专家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领导专家先到中学“四诊仪社团”亲身体验了四诊仪。大家对学生的熟练操作和对中医知识的掌握表示赞赏,认为这种实践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接着与会专家聆听了小、初、高三个学段共六节中医药文化主题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小学部三年级语文老师靳桂香在年级“馨香童梦,香囊寄情”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班级的实际问题。通过绘制香囊图案、制作香囊配方、协作宣讲香囊功效用法等,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体验中医药衣冠养生、以香养身的深奥和神奇。师生的课程表现充分展示了学校运河中医药文化课程群传承经典板块“中医药主题的创意表达”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探索与实效。
小学体育教师宋文平围绕《中医导引术修习》课程,精心打造《跟着节气趣健身——冬至篇》公开课。课堂上,学生们深入了解冬至的由来、传统习俗及中医药养生知识,并在宋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冬至节气的导引养生法和健康升阳操。通过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互动,学生们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项目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张一萍、音乐老师张舒联合上了一堂名为《溯源中医经典,探秘音乐养生》的公开课。两位老师默契配合,将中医养生与音乐治疗相结合,为名著中的人物量身定制音乐药方。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探索中医经典与音乐养生的奥秘中获得知识,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文学、音乐和中医文化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1+3项目高得鑫老师基于《中医药文创与实践》课程中的《老北京毛猴设计与制作》这一特色单元,带来一节制作老北京毛猴的课例。学生们分小组依次介绍了本小组的毛猴作品设计理念、设计图等想法,为后续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课例充分体现了学生们传承传统技艺的决心和信心。
高二年级生物老师马小年带领学生进行了《中药鲜品的褐变及改良》的单元探究旅程。学生发现部分鲜切中药材的褐变问题会限制其应用,研究通过降低酶活性、限制氧气、改造基因等途径改善褐变现象,并形成了研究报告。在第5课时的展示上,学生分享成果、互评优劣、展望后续研究计划,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体悟,提升了关爱生命、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高二年级历史教师王昌月在中医药主题创意表达课程中,以“同仁堂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带领学生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出谋划策。学生模拟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董事会,以“中医药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社区展览竞标会。通过两个竞标小组的竞标和股东小组等的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有了更多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创意。
在课例研讨环节,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致欢迎辞。他表示,北京学校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构建“运河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未来还将继续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北京学校副校长程岚代表学校汇报了近年来北京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的起步、发力和深化的情况。北京学校“运河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基于《北京地区运河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的课题研究成果,依据“整体观”、“系统论”、“和谐观”三大课程理念,贯通考虑小、初、高不同学段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传承经典、根植本土、面向科技、关注生命四个模块的课程内容,从感悟、践行、传播、创新运河中医药文化四个维度,助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北京学校小学五禽戏社团的同学们在体育教师郑甜的带领下,现场表演了校园五禽戏,与会专家一起练习,研讨会现场顿时活泼欢快起来。
小、初、高三个学段的三位教师代表进行了说课,向与会专家展示了他们如何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中国中医药报》社副总编辑高新军充分肯定了北京学校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强调了有策划、有设计、内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锻炼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品质和科研探索的能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二级巡视员陈梦生在对研讨活动进行总结时,强调了中医药文化普及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医药教育与中国人的传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融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中医药,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教学软实力,北京学校将积极投身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中医药报》社给北京学校授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共建特色学校”,也将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北京学校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并为全国中小学弘扬中医药文化提供北京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