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心中有光 跃动乒乓——北京学校以快乐运动点亮学生身心健康之路

2025-03-10

当乒乓声响起,成长的乐章悄然奏响。


在北京学校美丽的校园中,四年级的孩子们手握球拍,专注地盯着跃动的小球,汗水与笑容交织成最美的画面。


1.png


两周前,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乒乓“小白”,如今却能连续颠球200次以上,甚至与同学展开趣味对攻。一位家长感慨:“孩子回家练习颠球时,会主动把小眼镜摘掉,明显感觉孩子近视度数下降了!原来运动不仅能强身,还能护眼。”


2.png


这不仅是体育技能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于心中有光、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北京学校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为指引,由德育处牵头协调年级组、体育组一起,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体育大单元教学与课间健康活动统筹谋划,形成课上、课间、课后一体化推进的体育育人体系。


3.jpg


快乐运动,让每个孩子成为“追光者”。


1. 课上:课程设计,点燃兴趣,分层成长


以四年级为例,每天一节体育课,从握拍到颠球,从单人练习到双人对战,层层递进,严格落实课时要求。体育组田老师将动作拆解为小游戏,如颠球接龙、移动靶心,让学生们分组练习,在玩中学、学中乐,潜移默化完成了颠球从零到百的蜕变。




2.课间:阳光体育,15分钟小课间+40分钟大课间


课间休息,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们开展了助跑摸高、跳皮筋、柔力球、乒乓球、沙包掷远、踢毽子、跳花绳、匹克球等多彩活动。




小课间15分钟,四年级的孩子们自发组成乒乓小队,利用教学楼里的共享球台加练。大课间四十分钟也不再是简单的跑跳,而是充满创意的乒乓乐园。孩子们在颠球挑战赛中突破自我,在迷你对抗赛中学会合作。班主任张老师发现:“课间活动后,学生上课专注力明显提升,连最调皮的孩子也能静心学习了。”



3. 课后:90分钟社团+N小时家庭自主练习的“魔法时间”


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乒乓球、足球、篮球、啦啦操、羽毛球、花样跳绳、体能、田径、武术、腰旗橄榄球等体育社团,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教导下快速提升,为学校各个体育校队梯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玩乒乓球的孩子们越来越有了专业小队的模样!




学生放学回到家也主动练习各项运动,甚至带动家长利用社区乒乓球设施参与亲子颠球、打球练习。“原来运动可以这么有趣!”学生李澍尧兴奋地说。



健康成长,运动赋予的双重礼物。


通过体测分析,学生上肢力量单杠直臂悬垂、斜身引体达标率提升20%,班级近视率也有所下降。乒乓球的快速移动让眼睛自然调节,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摘掉眼镜练习颠球,缓解眼疲劳。家长纷纷点赞:“孩子回家不再沉迷电子产品,会用1-2小时专注练习乒乓球基本功,身体素质好了,性格也更开朗了!”下一步,体育组还将与班主任携手制定“一生一案”,针对体测薄弱生设计个性化方案,让学生真正做到体质与视力的双提升。



以光为引,体育育人的北京答案。


北京学校的实践,是对“京八条”的落地落细,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当运动与快乐结合,枯燥的练习变成热爱的起点;每一次挥拍都是对未来的期许,每一次汗水都是成长的印记;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为孩子铺就一条健康之路。北京学校用乒乓球的跃动之声,奏响健康第一的强音;用孩子们的灿烂笑容,诠释身心健康的真谛。在这里,体育不仅是课程,更是成长的伙伴;健康不仅是目标,更是幸福的底色。


24.jpg


下一步,北京学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不仅将乒乓课程在四年级推广,还在其他年级积极探索少儿足球、篮球、匹克球、腰旗橄榄球等项目,同时积极探索AI智慧体育,用科技为训练赋能,让每个孩子的运动之路更科学、更快乐。


北京学校.jpg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