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贯通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区级教研活动掠影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践,提升学科育人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25年3月12日上午,北京学校小学语文备课组承办了通州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暨通州区中小学贯通课程研修活动,主题为“中小学贯通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通州区六年级语文教师、区贯通课程语文组核心成员、区语文学科新教师,以及北京学校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等参加,活动由北京学校小学语文学科负责人周燕主持。
第一阶段: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我校李响老师执教,执教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通过创设荒岛困境以及介绍小说创作原型,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感知整本书时,借助封面封底、目录、作者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书籍的整体认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导读课真正发挥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的作用。
第二节课由我校周燕老师执教,执教的是《鲁滨逊漂流记》研读课,侧重于立足中小学贯通的维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细读,改变学生“标签化”的浅层次阅读。
整节课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图像化策略和关联策略,从“勇敢、执着、乐观”等概念化人物评价的表层阅读,到主动地关注人物的矛盾之处,感受作家写作的真实性;进而联系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等资料,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解读作品、认识人物、了解时代。学习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拨笋,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处。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的见解也越来越深刻。学生们在获得整本书阅读方法策略的同时,获得了思维上、认知上的跃升。
第二阶段:单元说课
我校郭嘉莉老师基于中小学贯通背景,聚焦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标维度和中小学贯通维度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进行解读。以《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课设计为例,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进行了探究,分享了我校语文团队在小学初中贯通视阈下,整本书阅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
第三阶段:研讨交流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教师们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思考和研讨。
通州区语文研修员郑美丹老师进行了总结。首先,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满足学生的期待,架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带着认知去读书。其次,学生走进文本会产生疑问,要避免人物的标签化,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最终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要聚焦于情节,基于生存视角,引入批判性视角,关联现实阅读。另外,教师进行整本书研究要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和坚持实践。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难题展开研讨。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老师们清晰把握了专题阅读教学的关键要点。相信通州区语文教师定会将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融入课堂并积极践行,切实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让阅读滋养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