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工作

潇潇寒风,天冷心不冷——北京学校党员晨夕值守 助力垃圾分类

2020-10-20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学校周边工地附近建筑工人、附近居民合理进行垃圾分类,科学文明投放,维护学校周围环境及市容市貌的清洁和美化,2020年10月,北京学校党委在学校小学部西门附近设党员先锋岗,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活动旨在让全体党员教师和积极分子,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争做垃圾分类新风尚的践行者。

微信图片_20210303161623.jpg

  党员先锋岗的值守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早班7:10-7:40,晚班5:30-6:00。活动主要分为三项内容。一、 看桶。即通过开展“桶边”宣传,向工人或附近居民发放宣传页,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和分类方法。二、 守桶。即开展“桶边”指导,监督小区居民和建筑工人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对错误分类和投放的居民进行再宣传、再指导,现场指导居民进行重新分类和正确投放。三、护桶。即开展“桶边”清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等要求,配合做好桶边环境清洁,对在学校周边乱丢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微信图片_20210303161627.jpg


  活动启动首日清晨,秋风已冷,刘锦震书记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北京学校西门口,为过往建筑工人和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页,答疑解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告诉居民生活垃圾不能随地扔,也不能混合投放,尤其是有害垃圾,它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危害,要单独存放。地上的烟头再小,也敌不过党员的专注细致;清晨的秋风再冷,也吹不走党员服务之心的温暖。

微信图片_20210303161634.jpg



  其它八组党员老师轮流排班,带头示范引领绿色新风尚。他们在书记的叮嘱下,裹上厚衣服,带上红袖章,开始分发宣传页。宣传的重点是垃圾怎样收集、分类、投放、运输、处理,什么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一一为居民做了详细的解答。同时,教育劝阻乱丢垃圾的行为,引导正确投放垃圾,必要时捡拾周边垃圾。

微信图片_20210303161630.jpg



  看到自己的行动能帮助大家增强垃圾分类的理念,现场党员们心里都觉得很自豪。“垃圾分类宣传开展以来,大家聚在一起想了很多主意,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的重要性。这次活动,很多路过的居民对我们的宣传表示了赞同,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下次有类似的活动肯定还参加。”党员教师薛畅说。

微信图片_20210303161638.jpg



  这一周只是活动的开始,北京学校垃圾分类指导员群里的热情继续,新一轮排班又开始了,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期待下一次的服务行动。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公共文明的重要途径。垃圾分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改革战。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是以红色服务延伸垃圾分类触角,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全民参与,以点带面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此次活动只是北京学校党建引领工作的一个缩影。学校党委将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度,真正做到垃圾减排化、垃圾分类化,为城市副中心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力量。


供稿:李 夏

摄影:胡晓征

审核:宋茂萃

制作:陈美彤

核发:刘锦震 徐良云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学校宣传号




北京学校
京ICP备19031244号-1